建党百年信物微记录:耀华玻璃“一幅油画+两张照片”的故事
来源🤹🏽♀️:耀华玻璃 发布时间📑👩🏻🦽:2021-07-05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梳理企业发展史🚵🏽♀️,发现每种材料背后都蕴涵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,蕴涵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⛏,蕴涵着建材人攻坚克难、自立自强的故事。
毛主席帮耀华治“气泡”

岁月是一条无声无息奔腾的河流♍️。在一条属于中国民族玻璃工业、属于“耀华”的岁月之河里⏰,一些特殊的人和事,为之点缀上不朽的荣光。
俗话说“有啥别有病”。要说玻璃最怕的“病”👨🏼🦲,就是玻璃原版上长“气泡”🍙,那就跟人体里长病瘤一样。可就在1951年9月,“耀华”回到人民手中不久🍈,“耀华”的玻璃原版开始出现大量“气泡”。
当时,“耀华”担负着全国玻璃供应的35%以上,如此下去👨🦼➡️,势必严重影响全国的基本建设工程。急红了眼的“耀华”党政领导想到了毛主席🧔🏽♂️,他们起草了给毛主席的请示报告👳🏻,希望邀请苏联专家沙峰诺夫来厂指导🎅🤷♀️。报告打上去以后,“耀华”上下忐忑不安——毛主席日理万机,会看到这样一份报告吗👷🏻♂️?
没想到,20多天后🦋,市委转告“耀华”党委,毛主席看到了请示报告,并极为重视,已指示有关部门办理。

1952年2月✍🏽,沙峰诺夫来到“耀华”🕐,和厂技术人员一起,解决了 “气泡”问题🚝👔。毛主席的关怀,让“耀华”人觉得毛主席离“耀华”很近🚝,但谁也没想到毛主席会亲自来。
那是1954年4月21日,下午两点多钟,几辆轿车在“耀华”办公楼前停定。黑色苏式“基斯”轿车车门打开,走下一位身着灰色大衣、体魄雄健的首长😏,“耀华”人眼前一亮——“是毛主席来了🧔!”
人们迎上前去。毛主席与大家亲切握手🔆,随后就问起了生产情况👩👦:“生产玻璃都需要什么原料?”当时的厂长高志回答👩🏻🔬:“有砂岩、苦灰石💂🏽♂️🐉、纯碱等。”毛主席说:“你们有样品吗?给我一点看看👳🏿。”
原料样品很快拿来了。毛主席仔细看着样品上的标签,边看边询问它们在玻璃中的作用🧑🧒🧒。接着,毛主席问: “这个厂产量多大?”当时的厂党委书记赵衡答:“在国内算产量最高的👨🏻🎨,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👨🏻🚒。”毛主席高兴地说🚺:“那很好嘛👴🏽!”毛主席又问:“车间温度多高?”赵衡回答:“一千五百度左右🫷🏼。”毛主席迟疑了一下,说:“工人怎么工作呢?受得了吗?”当时的市委副书记苏锋赶紧说:“他说的是熔窑里的温度,车间温度没有那么高。”赵衡也紧接着说:“我说错了🙇🏻。车间温度三十度到四十度🍵,是大窑高温的辐射热。”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🧘♀️🤴🏼:“车间温度也够高的,工人同志们辛苦了,你们要注意工人的健康。”赵衡等表示一定要把劳保工作做好,把工人生活安排好。毛主席听后点点头。
在厂领导的陪同下,毛主席参观了二熔车间。在玻璃熔窑窑头⛰,他接过蓝色看火镜🏑𓀝,聚精会神地观察火焰和原料的溶解,看得高兴了,笑着站直了身子👨👨👧👧。
随后毛主席来到采板、切装现场,看到切片工人把整片玻璃用双手一提👩👩👦,“腾”地一下👏🏼,轻轻贴落在切桌上✤,动作优美而娴熟,他露出了赞许的笑容💛。现场的工人看到毛主席🏓,都幸福地笑了🛠,但没有一个人放下手头的工作,而是干得更欢了……
当年↩️,“耀华”玻璃产量比1953年提高20.6%🥸,创造了耀华建厂以来的最高年产量。“耀华”全厂职工以实际行动,实现了报答毛主席的心愿。
刘少奇在“耀华”

1954年8月,当年的国家主席刘少奇,把一路兴致和对“耀华”前途的关怀留在了“耀华”。忘情之时,接连三次掏出香烟。
那天🚼,刘少奇同志来到二熔车间🏋️,兴致勃勃地观察火焰、熔化和玻璃引上👨🏼🏫,详细地询问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。之后,他从东侧的楼梯到了采板厂👸🏼,站在玻璃架的边端仔细看“采板”操作。陪同者赶快请他离开高高的玻璃架,对他说玻璃会炸裂👧🏿,像刀一样锋利🧌。刘少奇同志听了之后👩🏻🔧🍯,嘱咐说,车间太热,又有危险👥,一定要作好劳动保护🌉。
走出车间后,刘少奇同志习惯性地点燃一支香烟,吸了一口,问🧑🏻💻:“‘耀华’的公司股份各占多少?”“公股54%多一点,私股不到46%。”刘少奇同志说:“官僚资本为官僚资产阶级所有🐛,当然要坚决没收的。没收官僚资本归社会主义国家所有,就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一部分👨🏻⚖️,可不要小看你们这个百分之五十多啊!”在场的人都会心地笑了。
刘少奇同志又问没收官僚资本的情况❌,赵衡(时任党委书记)回答说👱🏽♀️:“解放之初👨🏻⚖️,在天津的耀华玻璃公司和秦皇岛工厂军管会都派驻了军代表🤲🏼,进驻之后就接管了👩🎓。当时公私股各为50%。1951年,政府没收了国民党政府机关以各种名义在‘耀华’原‘商股’中的股份🎮,公股占了4%之多,为54%强。”刘少奇同志听了很高兴🪻🧞♀️,又接上第二支香烟☆,边走边谈。
走到一号窑玻璃水池子旁,刘少奇同志拿出第三只香烟🚟,询问“耀华”资本家的动态。这时,赵衡扭头注视“严禁烟火”的标牌👊🏽,刘少奇同志看到,笑了笑,又把烟装回烟盒。赵衡说🐯🔰:“我们的‘财东’都在天津,天津的党对他们会很了解,我们知道的不多。‘耀华’董事会私方常务董事仍然是袁心武。”
赵衡接着汇报了工厂公私合营的情况🤽🏻♂️,刘少奇同志仔细询问了生产和盈利逐年增长情况,股息分红、国家税收⛹🏿♂️、公积金、企业奖金💼、个人福利金等逐年增减和几方面的比例关系情况等👩🏿🚒🧟,指示要引导所有人为国家作贡献,要有国家这个大局ℹ️🌋,要多产玻璃,缓解供应紧张的情况🧚🏿♀️。
两次到“耀华”的朱老总
1950年夏朱德第二次到“耀华”的老照片
他事先没有通知“耀华”🚵♂️。一到“耀华”,就让“耀华”人领随同他的十几位同志去车间参观。朱老总说他已看过了📕,今天要和厂里的同志谈一谈。
刚坐定🖐🏽,朱老总慈祥地对赵衡说🧖🏿♂️👨🏼🚀:“你是工厂的党委书记,对工厂熟悉吗?耀华厂有多少工人🚘🙋?党员发展了多少?”赵衡作了回答。当听说党员占职工总数百分之十几时🎅🏽,朱老总说,不多呵🏞☛。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,进城了,和工人阶级直接见面了,搞工厂更要直接依靠工人阶级👩🏿🏭👰🏿♀️,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能太少🏇🏿。
朱老总又问:“工人队伍的状况清楚吗?毛主席对中国工人阶级有很精辟的分析,看过吗?”赵衡背读了毛主席的相关论述,又汇报说,厂里对职工普遍进行《社会发展简史》《中国革命与共产党》的教育😧,工人们接受得又快又好。朱老总非常赞许,说:“工人阶级的觉悟提高了,先进阶级的本质才愈加明显,你们就是要牢牢地依靠工人阶级去办工厂”🎴。接着他又问发展党支部的状况🌖🍬,并严肃地说❓:“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,一个好的连队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党员🤏,由这样的先锋模范组成党支部,就是攻不破打不烂的战斗堡垒🛝,才能常打胜仗🧳。工厂也要这样做🧑🦽。”赵衡当即表示:“我们一定会按照您的指示,把‘耀华’的党建设好🧑🏭。”朱老总满意地笑了🪟。
接下来,朱老总又问:“这个厂的干部都安心干玻璃这行吗?”“也有人认为玻璃不是国计民生急需的重要产品⏳👬🏼,觉得不如搞钢铁……”朱老总十分认真地说👰🏽:“这不对了,我们从泥巴、石头、沙子里制出玻璃,玻璃种类很多,我在德国时看到过一些👂,我看玻璃大有前途,要进行科学研究,玻璃可以制造墙,大块的墙,还有别的吧🚶♀️➡️,还有更精美的制品……我就重视这个用泥巴、石头造出来的产品👨🔧。”
临别,朱老总慈祥地和大家一一握手,他说🤜🏿:“以后我还要常到‘耀华’来看看。”